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4-03-08 08:04
来源:本站
她想去学校上学
可家人却认为女孩上不上学都无所谓
她喜欢运动
可老师却说,你成绩这么好,少去做些影响学习的事
她想去打篮球
可家人硬是找到志愿者、找到学校,也不允许女孩登上赛场
……
这些都是大山里的女孩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她们的世界本可以多彩多姿,却因为女性身份,面临更加艰难的处境。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姚基金邀请到姚基金理事汪敏、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首届项目受益人陈进敏、姚基金优秀志愿者龚晓益,作为“女性力量”代言人谈谈自己在参与公益项目过程中所遭遇的女性困境,她们的独特观点和深切体会,和那些热爱运动的乡村女孩的故事。在这个属于女性特别的日子里为天下所有的女孩送上一份真挚的祝福。
姚基金理事 汪敏
汪敏是姚基金的女性理事之一,不仅如此,她还有很多社会职务与各类公益相关,但不管是哪个领域,对她而言,女性话题都是绕不开的。在她看来,女性在为社会带来更多幸福感的同时,确实面临很多不平等,特别是乡村女孩,她希望,姚基金的项目能够为她们带去更多机会,勇敢做自己。
Q: 您作为一名资深公益人,这么多年您投入到公益事业当中。有没有什么故事让您觉得女生更需要或者女性更需要社会去帮助,更需要优先支持她们。 A: 目前在我国乡村地区,“女性更需要帮助”是普遍存在的。我过去工作中有一个故事挺触动的。当时福建遭受了台风袭击,有一个农村家庭有姐弟两个孩子。因为年龄差别不大,姐姐就要晚两年上学,好陪着弟弟在一个班上。这种现象在农村非常普遍。后来,他俩同时高考,姐姐考到了更好的学校,弟弟也考上了一所学校。这种情况,一般农村家庭支撑两个孩子读大学非常困难,就会选择让弟弟去读书,姐姐打工支持弟弟上学,牺牲女孩上学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结果这个家庭,爸爸觉得姐姐成绩更好,想要女儿去上大学,他的主意就遭到了全家族人的反对。后来这件事情被我们关注和报道后,两个孩子都得到了资助,但我们也意识到,女孩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其实是比男孩更少的。尤其是乡村,女孩的受教育机会家里人说了算,说不让上,就不能上。 Q: 在“篮球季”项目开展中,有志愿者反馈说他带的一个女孩,爷爷奶奶或者家里人,甚至是学校老师都会反对她去参加篮球队或篮球训练,让志愿者的工作非常难办。这种现象还挺多见的,您怎么看? A: 我其实对这样的事情感到非常不舒服。这还是一个传统的观念思想在作祟——觉得女性都应该回归家庭。有很多这种要求和标准,其实是在用跟男性完全不一样的标准在束缚这些女孩。觉得你不应该去参加体育运动,不应该去蹦蹦跳跳,应该温文尔雅,回到家帮着做家务等等。这是一种很大的不公平,对于我们女孩的成长和心理而言。我觉得我是非常支持给大家一个更加平等的机会的。 Q: 很多女性工作者,在工作中会被劝说应该把家里的孩子照顾好,把家人照顾好,工作交给老公来做,不用那么拼命工作?您怎么看待这样的说法? A: 很多职业女性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大家会说,你看你这个家庭、事业处理得挺好,实际上他们不知道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这些女性要付出多少艰辛。中国女性的就业率在全世界应该排在前几位,但在家庭中的很多角色和重担并不能卸下去。尤其是孩子比较小的情况下,女性一定要把小孩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很多中国人观念里,是不能影响男性工作的。男人事业为天,女人家庭为天。如果女人在家庭没有搞好的情况下去做事业,就会遭到很多压力。现在很多女性往往选择不结婚,不生孩子,来避免这种压力,就是因为女性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有身体上的付出,很多方面都要做出牺牲,但我们的社会很多时候不太能看得到,也没有给予更多尊重。 Q: 您平时有没有喜欢的运动,您认为体育运动对女孩有哪些帮助? A: 我以前会去打羽毛球,差不多每周都会打一两次,偶尔散步、做做瑜伽。运动我觉得特别重要,我们主张“以体育人”这个提法就是因为体育对于处在成长阶段的孩子的个人生活健康都很重要。很多资料证明,运动能够促进人产生多巴胺,调节情绪,获得更多快乐和幸福感,对于身体来说,也需要运动带来更多健康,而且大多数的运动是群体性的,有助拓展社交。我觉得,处在成长阶段的孩子要多多参与群体性的多人运动。好多时候,我觉得运动是一种游戏,也是一种社会的交流和合作,更是一种精神的培育。
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首届项目受益人 陈进敏
如果没有篮球,陈进敏难以想象自己能走出大山。她是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首届项目受益小球员之一。“篮球季”的训练和比赛,为她的人生打开了一道新的大门——立志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更加多彩的世界。带着这份温暖,如今已经大学毕业的陈进敏回到了家乡母校——青海省湟中县国寺营小学,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她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孩子参与体育运动,支持更多乡村女孩成为运动的终身受益者。
Q: 参加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之前,你喜欢打篮球吗? Q: 参加“篮球季”以后,有没有突然觉得打篮球很适合自己,很喜欢打? Q:上场的时候,遇到对手是男生,有没有觉得害怕? Q: 是不是说,上了场以后,根本不会去考虑男生女生,一心就是想把球防下来? Q: 谈谈你参加篮球季以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 A: 参加“篮球季”还没有接触到篮球前,我会觉得我们这边条件比较艰苦一点,我们只能通过读书(拼文化课成绩)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参加“篮球季”以后,我觉得,自己接触到了新事物,也变得更勇敢了,做决定时会考虑得更长远,不会只顾及眼前这些。 Q: 现在你自己也当老师了,在参与体育运动这方面,你会如何支持他们? 姚基金优秀志愿者 龚晓益
龚晓益是典型的川妹子,高中时就是老师眼里的“野蛮”晓益。在她看来“野蛮”一样值得骄傲,她觉得她可以在赛场上有速度和力量,也可以在生活里有温柔和可爱,总之,无论哪个晓益都是美的。在内江师范学院的四年,她也努力将这种自信和温暖带给更多女孩,2023年,她成为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公益项目的志愿者,并出任2022-2023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全国集训及联赛助理教练,将体育力量带给众多乡村女孩。在她的影响下,很多女孩爱上篮球运动,也慢慢学着欣赏自己、肯定自己。
Q: 作为体育生,你有没有遇到过,有人劝你说,女孩子体育不好没关系,把文化课学好才重要?你有没有质疑过自己选的这条路? Q: 其实你各科学得都很好,在报专业时有很大空间可以选择,那么,是什么让你笃定选择体育这条路的? Q: 上大学后,对于女孩练体育这件事,环境会不会宽容一些? Q: 练体育过程中,有没有一些女生才会遇到的趣事让你印象深刻? Q: 有关现在的审美,比如说女孩要瘦、要温柔、要幼态这种,作为体育生,你怎么看? Q: 去年你参加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支教活动,在参与项目活动过程中,有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女孩,让你觉得她们特别需要帮助,需要我们更多宣传,支持女生从事运动? 另一个女孩,她性格很内向、腼腆。她一直跟我说想学篮球。后来,她通过打篮球,认识了更多小伙伴。我发现她也不像之前那样,变得更加开朗、大方了。其实,体育真的可以给女孩带来很多改变。另外,参与体育训练,也可以帮助她们提升学习或缓解学习压力,可以让她们更好地融入学习环境之中,和小伙伴们更好地交流、学习。 女性 属于家庭,属于社会 更重要是属于自己 姚基金祝福天下所有的女孩节日快乐! 愿更多女孩受益于体育 让运动中多样的自己、自信的自己 也能在生活中绽放光彩 面对困境也能够肯定自我 坚持梦想、永不放弃!
成为月捐人